探微求真,研思并行 ——墩头镇举行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培训会
课题研究是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学工作的活力来源。为此,墩头镇教管办于11月12日举行了“探微求真,研思并行”为主题的微型课题研究培训会。全镇申报2021-2022学年度微型课题的教师以及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与交流。
会上,镇教办研训员顾鸿作了《“微”处着手,“实”处出发——我们如何做微型课题》的讲座,她从什么是微型课题研究、如何从问题中提炼课题、课题名称如何精确表达、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微型课题立项申请表的填写等几个方面帮助教师们了解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规范和科学的操作方法,指导老师们从关注“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入手,如教学内容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如何改进、作业如何高质量管理、学生素养如何有效提升等方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来确定切合自身教学个性的、有新意可操作的课题。
讲座之后,老师们畅谈课题酝酿过程中的思考,也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一些困惑,顾鸿都一一作了点评和解答。吉庆幼儿园高友红主任关于方言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仇湖小学袁昌俊主任关于小学语文“读写共生”的探索、丁桂春主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重视、墩头小学周习云主任对利用本土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思考、墩头初中周婷老师对农村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分析及改进策略的探索、双溪幼儿园邓芹园长对幼小衔接与课程游戏化中新行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的融合思考都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由问题到课题的提炼过程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顾鸿还指出了老师们微型课题申请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题名称及课题界定不规范、研究内容表述不清等,要求老师们继续精选问题、精读文献、精磨方案,完善课题申请表。同时要求老师们要夯实研究过程,脚踏实地开展真研究,切忌形式主义、“重两头轻过程”;希望老师们探微求真,研思并行,在教中研、研中教、研教相长,让微型课题“研而有效”“微而有价”,助力自身的专业成长。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表示要用朴实的脚步,走扎实的科研之路。这次培训活动也是墩头镇践行青年教师培养“长链条规划,多举措培育”中的一环,教管办将依托海安市“1115”培养工程,对全镇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逐层推进,分步达标,培养的过程重抓思想和规范,狠抓技能和科研,扎实有效推进青年教师阶梯式成长。
用户登录